四肢乏力是「小中風」先兆 把握24小時黃金治療期
發布時間: 2016/04/21 14:04
最後更新: 2016/04/21 20:59
本港每年有逾3,000名病人因小中風、或輕度中風,到公院求診。中文大學研究發現,若病人能在出現小中風病徵24小時內求診、並獲得治療,可降低3個月內再次中風的風險高達7成。
短暫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是由於腦血管被短暫堵塞所致。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兼中風服務部主管蘇藹欣指出,小中風的病徵與典型中風類似,包括四肢乏力或麻痺、言語不清、視野缺失等等,但有關徵狀只會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其後會自然消失。
62歲的陳女士患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6年前確診小中風。陳女士憶述:
6年前的一個早上,她起床時覺得乏力,欲把牙膏放進口腔,卻沾到面部;欲塗眼霜,卻塗到面腮;當時只覺諸事不順,但絕對沒有想過是中風徵兆。
可幸兒子發覺她面部肌肉疑呈癱瘓狀,遂到急症室求診,確診患上小中風,之後她留院3天,透過服食抗血小板藥及降膽固醇藥,就可出院。6年內,從沒有病發。
蘇藹欣指出,陳女士是小中風的典型例子,而「3高」人士更是小中風的高危一族。
中文大學亦就「小中風」參與一項全球研究,研究於2009至2011年於全球21個國家進行,招募4,789名小中風患者。當中78.4%患者於24小時內接受中風專科醫生評估,結果顯示,一旦患上小中風,而又能在24小時內接受診症,3個月內中風的比率為3.7%,較過往文獻的12%低7成;7天內再次中風的比率則為2.1%,亦較過往的5%低。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教授警告,雖然大部分小中風的病徵會自然消失,但若沒有及時獲得治療,當再次發病時,可導致腦神經系統永久受損,甚至致命。他建議市民,若發現自己口齒不清、兩邊面不對稱或提高雙臂時半邊身無力,就要盡快求診。
撰文 : 張雅婷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